安康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安康看房网 > 安康热点资讯 > 安康民生资讯 >  手足口病16型吃什么药(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?谢谢)

手足口病16型吃什么药(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?谢谢)

发表时间:2025-02-03 17:03:22  来源: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文章更新时间:2025-02-03,话题:#手足口病16型吃什么药# 文章来源:网络汇总, 内容简述:手足口病16型吃什么药

本文目录:

手足口病16型吃什么药

手足口病16型吃什么药

 最佳答案:

      # 抗病毒药物

      - 利巴韦林:是一种合成的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,对手足口病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可口服或静脉注射。但可能会有贫血、乏力等不良反应,大剂量使用还可能有致畸等生殖毒性,孕妇及备孕人群禁用,使用时需密切关注血常规等指标。

      - 干扰素α:可采用喷雾或雾化的方式给药,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。可能会出现发热、乏力等流感样症状,一般可自行缓解,严重时需停药就医。

      # 解热镇痛药

      - 布洛芬:适用于体温超过38.5℃的患者,按5-10mg/kg/次口服,两次用药最短间隔6小时。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,如恶心、呕吐等,有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慎用,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。

      - 对乙酰氨基酚:口服剂量为10-15mg/kg/次,两次用药间隔至少6小时。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肝损伤,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。

      # 清热解毒药物

      -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: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利咽的作用,适用于口腔疱疹明显、咽痛难忍的患儿。可能会有轻微胃肠道反应,如恶心、腹泻等,脾胃虚寒者宜谨慎使用。

      - 蓝芩口服液:能清热解毒、利咽消肿,可用于手足口病咽痛明显的患儿。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腹泻,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。

      # 局部用药

      - 西瓜霜喷剂:喷于口腔患处,可缓解口腔疼痛,促进溃疡愈合。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药物喷入眼睛等部位,对本品过敏者禁用。

      - 炉甘石洗剂:可用于涂抹手足疱疹处,以缓解瘙痒。使用前需摇匀,皮肤有破损处禁用。

      以上药物的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尤其是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,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。

手足口病要吃什么药来治疗板蓝根可以吗

(一)治疗本病经1周后可自愈,一般对症治疗,可应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、利巴韦林(三氮唑核苷)等。中药大青叶、夏枯草或导赤散加减。目前此病没有较有效的治疗方法,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:1、服用抗病毒的药物,如病毒唑、病毒灵等。2、保持局部清洁,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。3、口腔因有糜烂,小儿吃东西困难时,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,饭后漱口。4、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,以头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。5、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,如维生素B2等。6、若伴有发热时,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。该病一般1~2周可以自愈,不会留下后遗症,但它也不是终身免疫,即以后还可以感染发病。中医防治手足口病配方★预防方:金银花6g,大青叶6g,绵茵陈15g,生苡仁10g,生甘草3g。水煎服,一日分两次服用,连续5~7天。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,健脾化湿之功能,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。以上为3~6岁剂量,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,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。★治疗方:对付皮肤疱疹:苦参、野菊花、紫草、地肤子各30g,加水3000ml,煎至2000ml,凉至35℃~38℃,泡洗手足臀部10~15分钟。对付口咽部疱疹:西瓜霜吹敷口腔患处,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,每日2次。对付口疼牙龈肿:可用板蓝根10克,黄芩、白藓皮各6克,双花3克,竹叶、薄荷各2克,煎水含漱。★食疗方:红萝卜1条,白茅根15g,竹蔗1节,生苡仁15g,每日1剂,煎水代茶。灯芯草5扎,蝉蜕3g,木棉花1朵,鸡骨草10g,瘦猪肉50g,煲汤饮用。荷叶粥:鲜荷叶2张,白米50克,将荷叶切碎,煮粥吃。以上均为3~6岁儿童1人份剂量,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。(二)预后一般经过良好,全病程约5~10天,多数可自愈,预后良好。

小孩子得了手足口病,吃什么药好

1.一般治疗
本病如无并发症,预后一般良好,多在一周内痊愈。主要为对症治疗。
(1)首先隔离患儿,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,避免交叉感染。
(2)对症治疗,做好口腔护理。
(3)衣服、被褥要清洁,衣着要舒适、柔软,经常更换。
(4)剪短宝宝的指甲,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,防止抓破皮疹
(5)臀部有皮疹的宝宝,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,保持臀部清洁干燥。
(6)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,补充维生素B、C等。
2.合并治疗
(1)密切监测病情变化,尤其是脑、肺、心等重要脏器功能;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、血气分析、血糖及胸片。
(2)注意维持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。
(3)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。
(4)出现低氧血症、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,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。
(5)维持血压稳定。
其他重症处理:如出现DIC、肺水肿、心力衰竭等,应给予相应处理。
3.抗病毒药物
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。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,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,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。

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?谢谢

中医治疗:
中医理论认为,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。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,造成肺卫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,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,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,同时可伴有发热、流涕、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、拒食、烦躁等症。
中药治疗本病疗效颇佳,既能消除、缓解症状,又可缩短病程。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,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、化湿凉血疗法,常用的药物有银花、连翘、黄芩、栀子、生苡仁、牛蒡子、蝉衣、紫草、芦根、竹叶、生石膏、黄连、灯芯草、六一散等;在发病的后期,若见手足心热、食少、烦躁不安等症,可以再加入生地、麦冬、白薇、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。
“手足口病”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传染病,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的医生们以清热解毒、凉血去湿、调脾助运、养阴生津为治法,将长期行之有效的经验散剂加以比较、补充,最终筛选出三散联合应用。经临床2000余例患儿应用,达到了症状迅速减轻、病程明显缩短、治愈率高的可喜疗效。
小儿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,年龄一般在5岁以下,尤以婴幼儿多见,夏秋季节易于大范围流行。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、足、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。齐市中医院儿科现为国家级重点专科、黑龙江省儿科疾病诊疗中心。该科主任中医师张铁、何桂华、王英等人认为,尽管小儿手足口病历代中医典籍未曾记载,但根据辨证应将其列为温病的范畴,病机是风热病毒蕴于肺、心、脾、胃,蒸腾气营所致,病邪在卫气营之间。故治疗应以消热解毒、运脾养阴为总则。
在此认识的基础上,张铁医生等人自拟了羚凉通散和平脾羚散,两大散剂类型又各含有三个不同药物组成的散剂。在风邪犯肺、心脾蕴热型的急性期,证见手足、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,色红,发热,口渴,便干溲黄,舌质红苔黄,脉浮数。治法以清热解毒、凉血去湿为主。采用羚凉通散,主要成分为双花、连翘、豆豉、大黄、石膏、防风、荆芥、黄芩等。在脾胃失运、阴虚火热型的恢复期,证见手足、口腔黏膜疱疹散在或消退,身热渐退,口唇干燥,食欲不振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治法以调脾助运、养阴生津为原则。采用平脾羚散,主要成分为陈皮、厚朴、神曲、羚羊角、芦根、麦冬、苍术、砂仁等。两期均以三种散剂互相配伍,共奏清热解毒、利湿之功,使热去疹自退,脾运正常,虚火自灭,养阴津自生。
自1997年以来,该院应用上述散剂共治疗观察大量小儿手足口病患者,疗程平均缩短至4天。而西药对照组,疗程达6天。
满意请采纳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